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上田环境修复公司 概况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上田环境修复公司 概况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如何评价介子推宁愿被火烧死,也不愿出山辅佐晋文公的事情?
其实这件事情你可以理解为:
臣子的矫情,君子的作死!
介子推作为春秋时期的晋国贤臣,想必他的故事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,即便没有听说过,但是总有一个节日大家知道:
清明节!!!
而正是因为晋国贤臣介子推的事迹,才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特殊的***期,一个可以不用上班还可以拿工资的***期。
虽然介子推的去世没能直接给大家争取来一个清明节,可是却衍生出了一个特别的节日---寒食节。
为人臣子,介子推尽了自己的本份,至于***厚禄。那不一定是每个人的追求。介子推虽然怀有大才,并不是不想为国尽忠。可能是他想远离官场的尔虞我诈。想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。
介子推不愿出山辅佐晋文公与介子推被烧死,其实是两回事。
首先介子推不愿在晋文公重耳当上晋国国君后,继续在晋国当官,是出于其内心真正的仁义、和作为臣子真正的忠诚,在秦穆公护送重耳回国时,狐偃等人借机邀功请赏,介子推对此感到耻辱,为什么感到耻辱?并不是狐偃等人没有功劳,而是介子推认为身为臣子,效忠君主是天经地义的,是不能讨价还价的。今天,我们不能用“愚忠”来进行批判,因为那是春秋时期,介子推这么做完全是符合当时的道德标准的,完全是当时的楷模。明白这一点后,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介子推会割股奉君。正是出于对君主真正的忠,而并非带有个人利益和私心的,所以才能做出割下自己腿上的肉,来救饿晕的重耳。古人讲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”如果不是对君主真正的忠,不是对当时的社会价值观的身体力行,又怎么会这么做呢?
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狐偃等人借机邀功,狐偃等人跟随重耳流亡十几年,目的与介子推截然不同。介子推跟随重耳是出于当时的社会价值观,是出于当时的道德标准,是出于内心对于正道之义的追求。而狐偃等人追随重耳,却是为了有朝一日重耳当上晋国国君,自己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。这就是为什么狐偃等人在重耳即将回到晋国时,有意提醒重耳,自己跟随他流亡多年,功不可没,其真正用意是这么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。我想,当介子推看到这一幕时,内心就会明白同样是跟随重耳流亡多年,可自己和狐偃等人的追求却完全不同。他也不想日后和这些人一起共事。
介子推认为重耳返国,实为天意,自己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,且对狐偃等人的行为感到耻辱,于是隐居绵山。原本这一切就这样过去。可偏偏有人为他抱不平,当晋文公重耳想起介子推时,心里是多么的内疚。尤其是想到当年介子推割股奉君,心中更是觉得对不起介子推,一定要好好报答介子推。可我不得不说,晋文公并不真正了解介子推,如果他真正了解介子推,就不会去找介子推,因为介子推割股奉君并不是为了晋文公报答,而是出于内心的正道之义。晋文公应该在内心认可介子推,并放出风声,让介子推知道,这就可以了。而事实却是晋文公带大队人马去绵山找介子推,这就给介子推带来了灾难。
介子推割股扶持晋文公,就没有想过要报答什么的,然后有人打抱不平,写了个大字报贴在宫殿门口。晋文公放不下脸面,派人去请,介子推觉得无趣,带上母亲躲到树林里。这个时候如果晋文公真心接他出来,完全可以自己到树林中与之相见。谁知晋文公竟然放火烧山,请问诸位,四面放火介子推母子怎么出来呢?活活烧死在树林之中。说到底就是不该邀功惹的祸。可笑世世代代所谓“寒食节”是晋文公启始的,是一个明君。
“人乞祭余骄妾妇,士甘焚死不公侯。贤愚千载知是谁?满眼蓬蒿共一丘”。(黄庭坚.清明)
介子推就是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出山入仕。那是他的气节,士大夫精神,既然跟母亲说好隐居,那就言出必行。介子推随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,最困苦的时候割股啖君,把腿上肉割了熬成菜汤给重耳喝。这些都是重耳自觉自愿悄悄做的,从不把这件事做为邀功的筹码,并且也不齿于此。
狐偃咎犯是重耳的亲舅舅,是随重耳出亡的五士之一,第一谋士(最大的功劳是重耳在齐国时,贪恋温柔富贵乡,咎犯灌醉他后,装到车上拉起就走,当时重耳深恨之,气的要杀了他),重耳归国即位时,秦国送重耳一行至黄河边,这时咎犯死活不走了,他说,我跟随君主周旋于天下,肯定犯了不少过错,我自己都知道,何况是君王您,我还是现在就走吧,免得将来您哪天想起来了,秋后算帐,岂不遭殃。重耳当时把身上的玉璧投河起誓:若反国,所不与子犯共者,河伯视之。
当时,介子推就与他们乘同一条船,乃笑曰:天实开公子,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于君,固足羞也,吾不忍与同位。他说重耳即位是上天的眷顾,而咎犯却认为是他的功劳,并以此向君主要价,我都替你害臊,不愿意与你一起。就自己渡河隐居起来。
咎犯是重耳亲舅舅尚且如此,难怪介子推羞于与他同船。其实咎犯也确实劳苦功高,他这样做也不完全是要市于君。他深知伴君如伴虎,现在提条件,先小人后君子,其实没什么错!但介子推就是不齿于他。
重耳即位就是晋文公,文公修政,施惠百姓。赏从亡者及功臣,大者封邑,小者尊爵。未尽行赏,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,来告急晋,晋初定,欲发兵,恐他乱起,是以赏从亡,未至隐者介子推。就是说晋文公并不是有意不封介子推,而是封赏之时,他隐藏起来了,周王室有难,晋文公忙于勤王没来得及封赏他!
晋文公未赏介子推爵禄,介子推也不提,他认为晋献公有九个儿子,现在就剩重耳了,天不绝晋,重耳为主,这是上天对他的眷顾,不是几个人的功劳,窃人之财,犹曰是盗,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?与母亲商量归隐,至死不再见君王。
在介子推的心里,爱国是第一位的,天不绝晋就是天开眼,重耳为君就是上天的意思,富贵爵禄于他而言是身外之物,况且已出言不食君禄,就要言而有信!
介子推的从人认为不公,悬书宫门:“龙欲上天,五蛇为辅,龙已升云,四蛇各入其宇,一蛇独怨,终不见处所。”文公见书,曰:“此介子推也,吾方忧王室,未图其功。"派入找他,知他藏在绵山中,文公以绵山封之为介推田,号曰介山“以记吾过,且旌善人。″
太史公曰:晋文公,古所谓明君也,亡居外十九年,至困约,及即位而行赏,尚忘介子推,况骄主乎?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田环境修复公司 概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上田环境修复公司 概况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