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长江沿岸环境生态修复项目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长江沿岸环境生态修复项目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污水管网改造目标?
开展老旧破损和易造成积水内涝问题的污水管网、雨污合流制管网诊断修复更新,循序推进管网错接混接漏接改造,提升污水收集效能。
大力实施长江干流沿线城市、县城污水管网改造更新,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解决市政污水管网混错接问题,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。
长江生态受到严重破坏,重化工围江,造成“生存危机”,你怎么看?
铲除、铲除、铲除“三废重污染源”如:武钢、青山热电厂和“三废危重污染区”如:武汉市青山区化工园区,是根本性的大事实事,实现能源产业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,解决重化工围江问题,长江生态的修复才有望啊!
“美不掩瑕”,蓝天白云竟然成了“奢侈品”,什么时候戴“N99”口罩成了习惯,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啦。
武汉“雾霾”严重(其实多年来已形成常态),一般来说,3点:气象条件扩散不利,空气湿度大,区域内人为排放量大,可见根本问题是“重污染源”(源头)铲除问题。
谈谈武汉、城市钢厂“武钢”吧。
(人民赖以生存的阳光、空气、水)
武钢“搬”、“变”,还武汉青山区绿水(长江)和青山,趁早吧!
大江大湖大武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
但是,与武汉高铁站近在咫尺,盘踞在武汉市区三环附近、长江边、东湖旁,是的就在东湖旁的城市钢厂“武钢”、“青山热电厂”和“80万乙烯”(“三废”重污染源)与武汉这座“中国第五城”的高质量发展形成鲜明对比,武汉首先要摘掉“重污染城市”的帽子,据湖北省环保厅公函,“武钢”消耗了所在地武汉53%的煤炭,排放了60%以上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,还为这座湖北省会贡献了80%的粉尘,触目惊心,扎扎实实彻底“关停并转”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,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,实事。
武汉既没有“铁矿”,也没有“煤炭”,更没有大型“油田”,钢铁生产、火力发电、化学产品成本高昂,对长江环境的污染极其的严重,有百害无一利,如此显性明摆的事实,“关停并转”是必然出路。长痛不如短痛,壮士断腕,本着为人民负责的态度,担负起历史责任!
“武钢”、“青山热电厂”、“青山化工区”(80万乙烯),就像是长江边上的“毒瘤”一样,……
为什么长江荆江段会形成“地上河”?
一直以来,我们一说悬河,就认为只有黄河下游那一截,700多公里,让我们提心吊胆,怕她哪一天整出一个黄泛区来。
其实,在“九曲回肠”的荆江(湖北枝城到湖南洞庭湖的出口城陵矶,全长约360公里,以藕池口为界,分为上、下荆江),也有一截悬河,尤其是藕池口至城陵矶这一段,叫下荆江,典型的蜿蜒性河道,全场240公里的堤岸,其实只有80公里的直线距离,江水在这里绕了16个大弯。
荆江南岸是洞庭湖平原,北岸是江汉平原,地势都很低,特别是北岸的江汉平原。目前的下荆江,河床已高出两岸平原,成了“地上河”,北岸的江汉平原靠180多公里的荆江大堤保卫。
荆江悬河的形成与其他地上河一样,还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。一方面,长江出三峡带来大量泥沙,遇到地势低平又“九曲回肠”的下荆江,流速减缓,泥沙容易沉积,河床不断抬升,时常决堤改道;另一面,人类为了减少威胁,对河道进行束缚,防止其决堤改道,就会加固两侧的大堤,从而出现河床不断抬高,两侧河堤也不断加固抬高的情况。
今天,三峡大坝修建以后,有效约束了洪水,荆江决堤的危险性大大降低,但另一个问题却随之产生。长江是我国的一条黄金航道,却在荆江形成了瓶径,常年通航能力是3000吨级,既使有效挖深,也只能达到5000吨级,万吨级船舶只能在汛期才能上行至重庆。。。作为悬河的荆江,肯定不能无限挖深,这会危害大坝的安全。
荆江航运瓶径的出路只有“拉直”或另行改道!
看了一下资料,1968年监利县曾经对荆江进行人工裁弯取直,看来也是局部的。
小本认为,如果考虑到南水北调加码后长江流域用水也会紧张,长江洪水也需有效储蓄与利用,洞庭湖的综合治理势在必行:
一是可以考虑打通或挖深、扩宽长江松滋口至洞庭湖的河段,让长江水改道,直接流入洞庭湖,仍由岳阳入长江;
二是考虑在城陵矶筑隔离大坝,将洞庭湖水位提升5~8米 ,洞庭湖面积由目前的2579平方公里恢复到6000~8000平方公里,总容积由220亿立方米提升到600~1000亿立方米;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长江沿岸环境生态修复项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长江沿岸环境生态修复项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