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生物产物鉴定技术,微生物产物鉴定技术规范

交换机 2 0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微生物产物鉴定技术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生物产物鉴定技术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列举工业微生物及其主要发酵产物?
  2. 制酱的微生物?

列举工业微生物及其主要发酵产物?

工业生产上常用的微生物有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,由于发酵工程本身的发展以及遗传工程的介入,藻类病毒等也正在逐步成为工业生产的微生物。

1.细菌 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细菌有:枯草芽孢杆菌、乳酸杆菌、醋酸杆菌、棒状杆菌、短杆菌、节杆菌、***单胞菌、小球菌等,用于生产乳酸、醋酸、氨基酸、核苷酸、淀粉酶、蛋白酶、脂肪酶、维生素、肌苷酸、丙酮丁醇等产品以及生物防治、细菌浸矿等。

微生物产物鉴定技术,微生物产物鉴定技术规范-第1张图片-吉林环保网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.放线菌 它的最大经济价值在于能产生多种抗生素。从微生物中发现的抗生素,有60%以上是放线菌产生的,如链霉素、金霉素、红霉素、庆大霉素等。常用的放线菌主要来自以下几个属:链霉菌属、小单孢菌属和诺卡氏菌属等。近年来也用放线菌生产氨基酸、核苷酸、维生素和酶制剂等。

3.酵母菌 工业上常用的酵母菌有:啤酒酵母、***丝酵母、类酵母等,用于酿酒、制造面包、制造低凝固点石油、生产酒精、脂肪酶,以及生产可食用、药用和饲用的酵母菌体蛋白等。

4. 霉菌 工业上常用的霉菌有:藻状菌纲的根霉、毛霉、犁头霉、子囊菌纲的红曲霉,半知菌类的曲霉、木霉、青霉等;它们可用于生产多种酶制剂、抗生素、有机酸、生长素及甾体激素等。

微生物产物鉴定技术,微生物产物鉴定技术规范-第2张图片-吉林环保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制酱的微生物?

 制酱的微生物是菌种,曲霉菌等等

制作黄豆酱要菌种,黄豆酱中微生物的调查 黄豆酱在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曲霉菌。自然发酵酱曲中每克干曲的细菌总数超过106个,占分离出微生物总数的38.46%,酵母菌占分离出微生物总数的12.09%,霉菌占分离出微生物总数的49.45%。

大豆酱酿造中常用的微生物有真菌、酵母菌、细菌等。由于 微生物具有种类多,分布广、体积小、繁殖快、易变异等特性, 并且在生产中往往不受时间、地区、季节的限制,所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生产中。

微生物产物鉴定技术,微生物产物鉴定技术规范-第3张图片-吉林环保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一、霉菌

  在辣椒酱生产中,起重要作用的是霉菌,虽然此菌株属于黄曲霉菌群,但不产毒。该菌株产生的蛋白酶活力高,生长快、易管理、较粗放和原料全氮利用率稳定等特点。

  二、酵母菌

  在霉菌分泌的蛋白酶、淀粉酶的作用及厌氧和高盐环境下,促进了酵母菌生长。能增加辣椒酱的风味。

  三、细菌及乳酸菌

  可利用细菌代谢产物改善酱风味,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,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乳酸等有机酸,能在高盐环境中生长,它与酵母产生的乳酸乙酯,能形成酱的特殊风味。常利用乳酸菌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和乳酸菌素等物质来一些菌的生长,以达到降低食盐用量的目的

酱油生产中常用的微生物(1)米曲霉和酱油曲霉米曲霉是好氧微生物,当氧气不足时,生长受 抑制。制曲时应通人空气,排除二氧化碳,这样既满足米曲霉的好氧要求, 又抑制厌氧菌的繁殖。

米曲霉能分泌复杂的酶系统,分泌的胞外酶有蛋白酶、 糖化酶、谷氨酰胺酶、果胶酶、半纤维素酶、纤维素酶等;分泌的胞内酶有 氧化还原酶等。 K、P、Ca、Mg是米曲霉生长所必需的。

米曲霉生长最适合温 度是32~35℃,低于28℃或高于40℃t生长缓慢,42弋以上停止生长。米曲霉 生长需要水分。当曲料水分小于40%时会影响菌丝生长,当曲料水分过大杂 菌容易繁殖。在曲霉生长期,曲料含水量48%,空气相对湿度90%以上,曲 霉产酶期水分适当降低,米曲霉生长和产酶适宜pH为6。

(2)酵母菌酱醪分离出的酵母有7个属,32个种。其中与酱油质量关 系最密切的是鲁氏酵母。酵母菌在酱油发酵中有重要作用,对酱油的香气和 风味影响很大。在发酵温度过高的情况下,由于酵母菌失去活性而影响酱油 香气成分的形成。

为了提高酱油的风味,有的工厂在酱醪发酵后期,人工添 加鲁氏酵母和球拟酵母,收到良好效果。 (3)乳酸菌酱油乳酸菌是生长在酱醅这一特定环境中的特殊乳酸菌, 代表性的是嗜盐片球菌、酱油四联球菌、植质乳杆菌。

乳酸菌呈球形或杆状 形,单独生长,连接成对或呈链状。有的好氧,也有微好氧与厌氧。乳酸菌 能利用糖类产生乳酸。在酱醪发酵过程中,前期嗜盐片球菌多,后期四联球 菌多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微生物产物鉴定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微生物产物鉴定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标签: 微生物 曲霉 酵母菌